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煤化工能顶上天然气的缺口吗(3)

来源:天然气化工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10-13

【作者】: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:
【摘要】:这些后续产业链是与煤化工的相关产业发展相通的,甚至可以互相替代的。 但从全球范围来看, 以原油和油气田伴生气为基础的石油化工还是主流。现代煤

这些后续产业链是与煤化工的相关产业发展相通的,甚至可以互相替代的。

但从全球范围来看, 以原油和油气田伴生气为基础的石油化工还是主流。现代煤化工的大型工业项目,除了南非SASOL公司的煤制油和美国大平原公司的煤制气项目之外,其他基本都在中国。可以说,现代煤化工中的煤制油、煤制气、煤制烯烃、煤制乙二醇等项目,只在中国实现了大规模商业发展。

但如前文所述,中国的煤化工产业以西部地区为主。但西部地区发展煤化工,目前面临的一大难题,就是水资源与煤炭资源逆向分布。

在德国之后,更多欧洲国家也在重启燃煤发电等原本计划淘汰的项目。

但此时环保已经不是紧急事项,欧洲人冬天会不会挨冻?国内不少自媒体关注到了欧洲自中国进口电热毯数量增长的变化。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数据显示,今年1-7月电热毯累计出口额3340万美元,同比增长97%。尽管增速较快,但电热毯出口额基数较低,增速快一些或许能说明欧洲用户意识到电取暖的必要性,但并不意味着欧洲人就要挨冻了。

天然气之于欧洲,犹如煤炭之于中国。据IEA和彭博的统计数据,欧洲化工业40%以上的原料来自天然气,生产流程中所用能源的三分之一也依赖天然气。

欧洲天然气价格仍是北京的三倍以上,而这还是北溪事故以来的相对低值。

新产线转移到中国、美国等国家的同时,欧洲原有的产线却面临着关停的可能。受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影响,巴斯夫可能关停其德国路德维希港化工生产基地的消息早在6月29日就被《华尔街日报》透露出去。而路德维希港化工生产基地是巴斯夫全球最大的化工基地,拥有近四万名员工,约占巴斯夫员工总数的三分之一。

参考资料:

据彭博社汇编数据,流向欧洲西北部的LNG流量至少处于2016年以来的最高季节性水平。与此同时,气象机构Maxar在一份报告中表示,预计未来两周,欧洲大陆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将高于此前的预测水平。

6月16日,希腊政府将本国燃煤电厂退役的计划推迟到2028年,并且加大了今年和明年的计划煤矿开采量; 6月20日,奥地利总理卡尔·内哈默宣布将重启并改造本国在梅拉赫区的发电厂“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再次用煤炭发电”;6月27日,法国能源转型部发布声明,表示目前“正在考虑”今年冬天在法国东部的圣阿沃尔德重新开放今年3月关闭的燃煤发电站。

同时,尽管煤炭资源与水资源呈逆向分布,但煤炭资源恰与风电、光伏资源同向分布。当前我国煤化工集中的区域,比如内蒙、新疆、宁夏同时也是风光等新能源富集的区域。利用煤化工加氢法,先用弃风弃光的电量制氢,再在煤化工过程中如煤制甲醇增加氢气,最终不仅增加了煤化工的产品,还减少了碳排放。

也许欧洲化工业在油气涨价的趋势下,给中国化工业特别是煤化工产业带来更多机会,但中国煤化工产业依然是相对不受关注、“闷声”发展的领域。

实际上,当前国内煤化工企业主要分布在西部,也与西部的煤炭资源优势有关。随着油煤价差扩大,石油化工企业的盈利能力将有所减弱,西部的煤化工行业更处于发展上升期。

2021年,欧盟从俄罗斯进口了1550亿立方米天然气,占总进口量的45%。欧洲天然气管网联盟的数据显示,截至10月4日当周,俄罗斯向欧洲的输气量比同期水平降低约82%。失去俄罗斯供应之后,将近一半的缺口并不好填补。

?

其实,德国等欧盟主要国家并非看不到天然气被“拔管子”的危害,在天然气之外,原本不受重视的煤炭,也作为重要能源与化工原料再次受到青睐。德国联邦经济和气候保护部在6月就发表声明称:“为降低天然气消耗量,必须减少使用天然气发电,转而更多利用燃煤电厂。”

煤化工根据产业成熟度和历程分为传统煤化工和现代煤化工。传统煤化工即煤焦化相关产品,包括煤制合成氨(肥料、建材)、煤制焦炭(炼铁及有色金属)、煤制电石(PVC塑料制品)。现代煤化工结合了能源开发和化工技术实现煤炭与化工一体化,主要是通过煤的气化、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产生合成气、煤焦油,以及苯、甲苯、乙烯、烯烃、醇、酸、醚等基础化工原料或中间化工品。

特别是在运输上,煤炭比天然气更容易运输。欧洲的天然气运输,要么依赖管道(目前最重要的北溪一号、二号已被炸毁),要么依赖LNG船。而前者的修复与新建,耗资巨大,且非一朝一夕之功;后者的建造更是代表着全球造船业的技术巅峰,仅有中韩等少数国家可以建造,一些关键配件甚至全球只有独家企业提供。

文章来源:《天然气化工》 网址: http://www.trqhgqks.cn/zonghexinwen/2022/1013/1009.html

上一篇:中银证券:天然气价格高企化工出口或持续向好
下一篇:欧洲天然气短缺导致化工品供应紧张 TDI近两月已

天然气化工投稿 | 天然气化工编辑部| 天然气化工版面费 | 天然气化工论文发表 | 天然气化工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天然气化工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